8月底是武進禮嘉雨披作坊消防隱患督查自行整改的期限,8月31日,從該鎮“三合一”雨具作坊整治工作小組辦公室獲悉,截止目前,全鎮共排查出重點整治雨具生產的小作坊及雨具企業110戶,已整改落實到位93戶,未徹底整改到位15戶,2戶處于停產狀態。
禮嘉鎮的塑料雨具制作起源于上個世紀70年代未,早年以本地居民家庭式作坊為主,曾一度成為該鎮的支柱產業。隨著時間變遷、市場淘汰及企業轉型等,該行業現主要以小作坊及廠中廠、出租房為主,經營者多聘用外來務工人員,少則三四人、多則數十人,“三合一”、“多合一”的情形較為普遍,且存在電線隨意拉接裸露在外,疏散通道堆放物品、作坊內消防設施達不到要求等重大的消防安全隱患,今年7月被列為常州市掛牌督辦的重大區域性火災隱患單位。
在一家名為開利雨具有限公司里可以看到,該作坊的一樓門廳處顯得比較寬敞,電線井然有序地穿管后固定在墻上,放置滅火器的地方,墻上有明顯的指示標志。作坊負責人表示,以前一樓靠近門的地方作為他庫來使用,進出只能容一個人,三樓以前是員工宿舍,現場也都騰出來變成操作車間了。據隨行的禮嘉鎮綜治科科長兼整治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沈錫忠介紹,自7月初以來,禮嘉鎮組織對全鎮范圍內的雨具行業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進行集中整治。為切實增強行動的針對性、實效性,分別從機關職能部門、鎮派出所、陽湖消防中隊以及相關行政村抽調人員,組成了5個工作小組,按照拆遷模式分組、分戶實施,明確工作任務、完成時限、整改內容、整改標準等,限期落實整改,“整治過程采用了倒計時的方式倒逼推進,除了日常的盯防,還不定期進行夜間排查,以防止已整改的‘三合一’企業出現回流反彈現象!
“目前,未整改到位的企業主要存在的都是‘三合一’問題!闭涡〗M成員、禮嘉派出所負責消防工作的民警王樂滔對未徹底整改到位的情況進行了分析。他說,有的作坊里以前住十幾個或者二三十個員工在里面,而現在只住一二個,或者有的電線雖然穿管了,但標準太低,有的雖然配備了消防器材,但數量太少,還有的因為大都是民房改建的作坊,受空間制約,在操作過程中,物品臨時堆放通道的現象時有發生等等。在位于甘棠路23號的盛鋒雨具廠看到。這家企業一共有三層,面積有2000平方米左右。一、二兩層為生產車間,已經進行了整改,但第三層則被分割了15個房間,成為了員工宿舍。在這里有的房間雖然掛了鎖,但通過門縫,還能看到房間里的床等生活物品一應齊全,從一處未上鎖的房間的物品看,這里顯然還住著員工!霸谇捌跈z查過程中,我們已經責令負責人讓員工搬離,太危險了。當時這些房門口還擺放著煤氣罐、灶臺等!蓖鯓诽险f,現在是雨披市場的淡季,員工需求也不多,有些房間的床鋪依舊擺放著,很有可能還會回來住。
據了解,9月起,專項整治行動將從自行整改進入驗收整改階段。對于不整改,慢整改,放低標準整改的企業作坊,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相關條例責令停產停業,并處5000—50000元的處罰,確保整改工作按期完成。